close

我的童年, 少年時期是在長安西路後車站附近渡過的,

但是其實我們真正的老家應該算是在艋舺, 也就是現在的萬華.

爸爸和姑媽都是老松國校的校友.

小時候也常聽祖母提起以前住在 [剝皮寮]時如何如何....

前陣子在朋友的部落格又見到了[剝皮寮]這名字,

而且得知有一鄉土文化館就在那裡展示以前的文物, 
決定一定要帶父親來這[剝皮寮]尋根.....

[剝皮寮]位於現在萬華區康定路, 廣州街和昆明街口.

爲何叫[剝皮寮] ,有一說是因當時很多木材商在此,並從事木材的剝皮處理, 因而得名. 現今這地區正在進行老屋保存維護,

希望能再重現老社區的豐富人文風貌.



地圖上標出了當年的許多老店的名字,

像蜘蛛麵,土炭市, 茶桌仔店,  師公貴的壇等....
爸爸至今仍有印象!!



他還從窗戶的圓形欄杆認出了以前住的房子!!
右邊第二間就是爸爸從出生到十四歲時住的房子.



現在的鄉土教育中心, 原先是萬華當時名醫呂阿昌的房子,

說到這位醫生, 父親指著額頭上的疤說,

這就是小時受傷由呂醫生缝合的!!

忽然圖畫中的歷史走到了真實的生活中.....


鄉土教育中心就位於老松國小中,

裏面有許多日治時代小學的課本, 書桌椅, 照片, 成績單.

爸爸看的津津有味 ,不時的回味當時的情形,

他說已有將近六十年沒來過這一帶了....
我很高興能陪著他來看他的老家, 也是我們家族的老根基!!


日治時期爸爸小學用的日語課本 與漢文課本


畢業證書上校長 也是爸爸小學時的校長 小宮山信二郎
後來去總督府當督學



當年我們也刻過的鋼板, 然後再用油墨印刷,
古時候的影印機啦!!





剝皮寮老街展現了清代, 日治和光復後不同時期的建築形式和流行式樣,
預定明年底會俢護完工, 對外開放.

有機會一定要再回來參觀這我們家的老根源!!



鼎鼎大名的龍山寺, 也是爸爸童年時每天必經之處, 現在香火依舊鼎盛, 更是台北著名觀光所在, 日本遊客尤其多!


這個萬華捷運廣場, 原本立意甚佳, 給市民更好的活動空間.
但後來長長的石椅, 成為眾多遊民睡覺流連的場所, 所以只好加上石條, 隔成小小一塊塊小位置, 只能坐不能躺了 :-)


附近青草巷, 許許多多青草店聚集成市.
看著叫不出名的各種青翠葉子,
聞著撲鼻的青草香, 流連不忍離去...
童年時常常喝的退火青草茶, 來一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nt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